-
2021年的驚蟄是3月5日。驚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古稱啟蟄,于每年公歷3月5日-6日交節。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
-
元宵節是農歷的正月十五,元宵節與春節緊緊相連,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
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夏天開始的意思。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是在每年的5月5日、6日或者7日。
-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所以立夏吃什么也有所不同。比如江南一帶吃立夏蛋,江浙一帶吃立夏茶,也叫七家茶,而在寧波一帶則吃立夏飯,江西弋陽一帶吃立夏果,又稱立夏粿。
-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它是夏季的開始,通常在每年公歷5月5日至7日中的一天。人們也習慣把立夏當作是溫度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
小滿主要指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漸趨飽滿,但還只是小得盈滿階段,仍需一些時日才能完全成熟,故稱小滿。小滿節氣的時間一般是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為小滿,日期在每年公歷5月20日到22日之間。
-
女媧娘娘說,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其次人們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征生活之,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立夏后,農事開始繁忙起來,人容易疲乏,吃雞蛋,是為了補充體力。
-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因此小滿屬于夏季。小滿節氣的時間一般是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日期在每年公歷5月20日到22日之間。此時意味著夏季進入了大幅度降水的季節,不僅雨水會開始增多,而且往往會出現持續大范圍的降雨。
-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它是夏季的開始,通常在每年公歷5月5日至7日中的一天。人們也習慣把立夏當作是溫度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它是夏季的開始,通常在每年公歷5月5日至7日中的一天。人們也習慣把立夏當作是溫度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
立夏是什么時候,三色堇、矮牽牛、金盞菊、雛菊、虞美人、鳶尾、紅花酢漿草、月季、芍藥、牡丹、貼梗海棠、含笑等。2017年05月05日星期五立夏,2018年,也是5月5日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二十四節氣·立夏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開始的節氣。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
-
5月6日是農歷的立夏。此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后收成關系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