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谷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
-
蟄,藏也;指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驚蟄是指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它屬于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古稱啟蟄,于每年公歷3月5日-6日交節。
-
蟄,藏也;指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驚蟄是指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它屬于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古稱啟蟄,于每年公歷3月5日-6日交節。
-
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夏天開始的意思。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是在每年的5月5日、6日或者7日。
-
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夏天開始的意思。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是在每年的5月5日、6日或者7日。
-
蟄,藏也;指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驚蟄是指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它屬于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古稱啟蟄,于每年公歷3月5日-6日交節。
-
雨水節氣吃什么,(1)紅棗等養脾甜食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雨水是24節氣中第二個節氣,在這個雨水逐漸增多的季節里,人們會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那在這個時節,應該如何飲食養生呢?一起來了解
-
春分是什么節氣,春分是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晝夜相等,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至21日中的一天,當太陽到達黃經0°時,就為春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歷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于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
-
雨水是什么節氣,雨水后下一個節氣是驚蟄。驚蟄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歷的3月6日左右為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鉆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動物被雷震蘇醒出來活動。“驚蟄”節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在每年公歷的2月18至20日中的一天,當太陽到達黃經330°時,就為雨水。民間要舉行鬧社火、鬧
-
眼下已快到寒露,秋收也進入掃尾階段。家家戶戶的莊稼收回來了,鄉親們一邊翻曬著莊稼一邊閑聊。其中自然少不了王大爺,他不無嘆息地說,今年的收成雖說不上好,但好歹是到家了。可明年的收成又會怎樣呢?這得看寒露時節的天氣情況了。接著他說了這么兩句農諺老話,一起來看看吧。
寒露天若雨,冬季雨水少。
如果寒露時節下雨的話,那么這一年冬天下雨(下雪)就比較少。這樣一來冬小麥越冬就受到了影響,來年的收成也就有所損失了。
寒露天無雨,冬季雨水多。
如果寒露時節天氣晴朗的話,那么這一年冬天下雨(下雪)就比...
-
雨水節氣,每年的2月18日左右,此時已經進入春季的第二個節氣,天氣漸漸轉暖,雨量也逐漸增加,但是天氣變化不定,容易引起內涵外熱,肝氣郁滯,而雨水節氣又處于初春直接,而春天又視肝氣生發的季節,故養生不見不當容易損傷脾臟,從而導致脾胃功能的下降,所以這個時節養生首先要調暢肝臟,其次也要保護藥脾胃,那么雨水時節養生護肝臟保脾胃應該吃些什么呢?方法仙人粥配方:制何首烏30-60克,粳米100克,紅棗3~5枚.紅糖做法:將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紅棗同入砂鍋內煮粥,粥將成時,放入紅糖或冰糖少許以調味...
-
今年的2月18日即為雨水節氣,此時正是養生保健的大好時機。由于早晚溫差較大,空氣較為干燥,常常會出現口干舌燥、嘴唇干裂等現象,所以在飲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食用清淡多汁的食物,多喝水,以免干燥上火。下面向大家推薦幾款雨水節氣的養生食療方,讓你在雨水節氣吃出健康。方法食療一、桂圓阿膠紅棗粥[原料]粳米100克、桂圓肉20克、阿膠10克、棗(干)10克。[做法]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發漲,瀝干水分;取一只大杯,倒入開水,將阿膠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將小杯子坐于開水中直至阿膠溶解;桂圓肉去雜質,洗凈,紅棗...
-
雨水時節,雨水過后,氣溫降逐漸回升,冰雪融化,降水也將增多,因而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千萬,萬物開始萌動,溫暖的春天也將來到,而此時節我們也應該改變保健的方式,從寒冷的冬季逐漸過渡到春季,此時應該少吃那些油膩的食物,而多食粥為好,下面介紹三款食療方,幫助你補氣血益肝腎。方法金橘山藥小米粥配方:金橘20克,鮮山藥100克,小米50克,白糖15克。做法:將金橘洗凈,切片備用。山藥去皮,切片,與金橘片及淘洗干凈的小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此方有疏肝健脾的功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