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旦是世界多數國家的新年,即公歷1月1日,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就是開始的意思,而旦是早上的意思。根據史料的記載,元旦有很多的稱謂,比如、元正、元辰、開年、元春,不過這些稱謂中,還是元旦最為普遍。
-
元旦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旦是世界多數國家的新年,即公歷1月1日,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就是開始的意思,而旦是早上的意思。根據史料的記載,元旦有很多的稱謂,比如、元正、元辰、開年、元春,不過這些稱謂中,還是元旦最為普遍。
-
中國的植樹節是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樹節為國際性節日,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組織動員人民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照各國時間的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
-
中國的植樹節是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樹節為國際性節日,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組織動員人民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照各國時間的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
-
婦女節在每年的3月8日,又稱國際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被稱為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
龍頭節是每年的農歷二月二,又稱龍抬頭、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民間亦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
每年公歷的9月10日是中國的教師節,在1985年1月21日的時候,由第六屆全國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用以感謝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
-
每年公歷的9月10日是中國的教師節,在1985年1月21日的時候,由第六屆全國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用以感謝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
-
建軍節是在每年公歷的8月1日,也被稱為“八一建軍節”,由中國人民軍事委員會決定設立,是一個為了紀念中國工農紅軍而成立的節日。
-
元旦節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則為黏黍,盛行于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元旦節飲椒柏酒,主要在山東歷城、浙江嘉興一代。元旦節吃餃子,食畢出門拜年,由近及遠,元午直到燒燈后,元旦吃餃子興盛于明清時期的北方。
-
為區別夏歷和公歷兩個新年,便把夏歷正月一日改稱為春節,公歷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
2021年01月01日,星期五,農歷冬月十八。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