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節是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父親節始于二十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現已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過父親節,慶祝父親節的方式都與贈送禮物、家庭聚餐或活動有關。
-
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因八月十五在秋季的中間,故稱為中秋節,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元宵節是農歷的正月十五,元宵節與春節緊緊相連,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
婦女節在每年的3月8日,又稱國際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被稱為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
婦女節在每年的3月8日,又稱國際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被稱為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
龍頭節是每年的農歷二月二,又稱龍抬頭、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民間亦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
勞動節是每年的五月一日。18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并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至今國際勞動節已走過120余年的歷史。
-
母親節的日期不是一個固定的時間點,按照普遍的說法,每年的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就是大眾所熟知的母親節。1913年5月10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由威爾遜總統簽署公告,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
-
母親節的日期不是一個固定的時間點,按照普遍的說法,每年的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就是大眾所熟知的母親節。1913年5月10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由威爾遜總統簽署公告,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
-
2021春節是2月12日,辛丑年(牛年)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其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又稱十一、國慶節、國慶日、中國國慶節、國慶黃金周。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國慶日。
-
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家家戶戶都要吃火雞,他們通常還吃一些傳統的菜肴,例如西葫蘆、奶油洋蔥、土豆泥、番瓜派等等,家庭成員無論在哪都會趕回家過節。
-
2020年五一休5天的原因是為了讓大家度過一個快樂祥和的假期,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有利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從保障民生的角度看,有利于人們放松和緩解工作壓力,還為了幫助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多樣化的需求。
-
2020年七夕節是2020年08月25日,星期二,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2020年的中秋節是2020年10月1日,和國慶節是同一天,出現這種情形,主要是閏月的結果,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
中國潑水節也叫做傣族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舉行,即農歷清明前后十天左右舉行,也就是差不多在公歷的4月13日至15日,而且這個節日會持續3到4天時間。
-
2021年的春節在2月12號,農歷正月初一,星期五,牛年,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2021年01月01日,星期五,農歷冬月十八。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
今年端午節的時間為6月7日。端午節放假安排為6月7日至6月9日放假調休,共3天。所以這三天為股市休市時間,6月10日股市正常開市。
-
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