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圣的由來如下:
1、正式把杜甫稱做“詩圣”的,最早見于明代前期的陳獻章。不過若論把杜甫尊為詩中圣人的觀點,則早在唐宋間就有了。
2、首先對杜甫創作進行全面的評價并推許為最高地位的是唐代的元稹;他在為杜甫所寫的墓志銘中曾道:“茍以為能所不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在這方面又推進一步的是宋代的秦觀。他在《韓愈論》中把杜甫和孔子相比:“杜子美之與詩,實積眾家之長,適其時而已。……孔子,圣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嗚呼,杜氏……亦集詩文之大成者歟。”“集大成”是古代儒家評價孔子對我國過帶文化所作的總結整理之功的贊語,這是所謂的圣人的事業。秦觀雖然還沒稱孔子為詩圣,但已把杜甫比為詩壇上的集大成者了。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