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基本是家庭必備的干糧,但是蒸煮了的饅頭在冰箱里冷凍后,再拿出來加熱為什么會癟呢?一開始好好的,再拿出來就變了個樣兒,這是怎么回事?這是屬于抽縮現象,因為影響饅頭的主要原因就是面粉本身筋力的強弱和饅頭內外部的壓力差。發現這種變化情況有幾種:
第一種情況:是這個饅頭的面粉筋力強、質量好又有嚼勁的饅頭。
第二種情況:從饅頭的表皮來看,它光滑致密。內部組織細膩。
第三種情況:就是春秋季節,尤其是季節交替溫差變化大的時候。
第四種情況:當饅頭抽縮程度的偶然性較大時,就會把饅頭完全縮成一塊又黑又小致密的死面疙瘩。當饅頭抽縮程度較輕時,表皮會有幾個死面點。
第五種情況:當我們蒸煮饅頭結束掀開鍋蓋時,外面的冷空氣進來,饅頭中的水蒸汽迅速冷凝,然后導致內部壓力迅速降低,但外部氣壓是大氣壓,它們內外氣壓不能迅速達到平衡,饅頭就會被大氣壓壓縮,然后體積變小,還有可能會被完全壓成死面。
第六種情況:饅頭在變冷過程中,由于水蒸汽冷凝,內部壓強降低,結構粗、表皮裂口比較多,饅頭發酵時筋力弱的面粉會過度膨脹。導致內外部壓強不平衡,在饅頭收縮過程中容易被堵死,所以在季節交替溫差變化大時,也是導致饅頭容易抽縮的原因之一。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