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1、《詩經》:現存305篇,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風包括十五國風,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各篇的創作年代,大部分已不可確知。根據部分詩篇考查,最早的約作成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約作成于春秋中期。全書是經過五、六百年時間的積累、并經過搜集者的加工和潤色而成的。
2、《尚書》:我國上古時代王室誥命、誓辭和追述古代史跡的著作匯編。最初只泛稱為《書》,其后分為夏、商、周書,以后才稱為《尚書》,義謂上古之書。秦漢之際,《尚書》多亡,獨秦博士濟南伏生壁藏之書。漢初,伏生求得其書,存28篇,教授于齊魯之間。
3、《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經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辭和爻辭共約5000字,西周初年編定。它不僅對于了解殷周時代的哲學思想、社會生活有極重要的意義,而且保存了一些相當罕見的商周史事材料。
4、《禮記》:漢時指《儀禮》,后世指《禮記》?!秲x禮》是春秋戰國時代一部禮儀制度的匯編。漢世所傳有戴德本、戴圣本和劉向《別錄》本。
5、《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它按年、時、月、日記載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時,故名《春秋》?,F存《春秋》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共記242年間史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