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我們中國獨有的文化,每個成語的產生都離不開一個故事,有故事就有主人公,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圖窮匕見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誰吧。
圖窮匕見的主人公是荊軻和秦始皇,來自于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故事,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出自先秦·劉向《戰國策·燕策三》:“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故事介紹:
戰國末期,秦國實力強盛,攻滅了韓、趙兩國后,又向燕國進軍。為此,燕太子丹決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轉局勢。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荊軻。他擅長劍術,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選。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特地為他準備了兩樣秦王急于想獲得的東西:一是從秦國叛逃到燕國的將領樊于期的頭顱,二是燕國督亢地區(今河北涿縣東)的地圖,表示燕國愿將這塊地方獻給秦國。
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著的地圖的最里面。此外,還為荊軻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陽。臨行時,太子丹等身穿喪服,將荊軻送到易水邊。
秦王得知燕國派人來獻兩樣他最需要的東西,非常高興。在都城咸陽宮內隆重接見。荊軻捧著裝有樊于期頭顱的匣子走在前面,秦舞陽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跟在后面。
秦舞陽在上臺階時,緊張得雙手顫抖,臉色變白。荊軻趕緊作了解釋,并按秦王的要求,接過秦舞陽手里裝有地圖的匣子,當場打開,取出地圖,雙手捧給秦王。秦王慢慢展開卷著的地圖,細細觀看。快展到盡頭時,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荊軻見匕首露現,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舉起匕首便刺。
但是,荊軻并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劍自衛,卻又一時拔不出來。于是兩人繞著柱子轉。衛兵因沒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將醫袋抽打荊軻,并提醒秦王把劍推到背后拔出。秦王頓時醒悟過來,迅速拔出劍來,一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地后,將匕首投向秦王。結果未中,被擁上來的衛兵殺死。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