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鄒容。“風雨巴山遺恨遠”出自無產階級革命家吳玉章先生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紀念鄒容烈士》。
全文:
少年壯志掃胡塵,叱咤風云《革命軍》。
號角一聲驚睡夢,英雄四起挽沉淪。
剪刀除辮人稱快,鐵檻捐軀世不平。
風雨巴山遺恨遠,至今人念大將軍。
譯文:
1902年鄒容留學日本時,曾因憤剪去清朝政府的留日陸軍學生監督姚文甫的發辮。鄒容于1903年在上海下獄,1905年死于獄中。1912年初,南京臨時政府即將解散之際,由四川同盟會員申請,經孫文大總統批準,鄒容被追封為大將軍。
該詩表達了詩人對鄒容烈士的堅貞革命精神的敬仰之情,以及對他的“壯志未酬身先死”充滿了無限惋惜之情。
拓展資料: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5月,一本署名“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的書——《革命軍》由上海大同書局正式出版。在這本書中,鄒容開宗明義地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權,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國家,并為這個國家定名“中華共和國”。
《革命軍》為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敲響了喪鐘,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吹響了號角,成為一篇名副其實的反帝、反封建的戰斗檄文。鄒容所撰《革命軍》風行國內和海外華僑中,銷售達110萬冊,對鼓動清末革命高潮產生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孫中山看到《革命軍》后贊賞不已。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