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在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平遙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
民國37年(1948)7月13日,平遙城和平解放。中共平遙縣委、縣民主政府遷駐城內辦公,城關區改設為縣級平遙市(次年撤消)。1965年,文廟大成殿、城墻、雙林寺、鎮國寺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古城遭受特大洪水災害,全城被淹。
1979年,縣委、縣革委準備拆除城墻進行舊城改造,中國著名古建保護專家柴澤俊面見省主要領導要求留下平遙古城,省、地、縣采納其意見。同年,國家文物局開始投資修葺平遙城墻。1986年,平遙古城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988年,平遙城墻、雙林寺、鎮國寺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平遙城市布局劃分為古城保護區、新城發展區。聯合國人類居住中心專家分別于1990年、1992年考察平遙古城,稱古城是“世界珍寶”等。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