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方和貸方是記錄企業收入、支出、資產、負債和其他經濟活動的兩種會計符號。借方通常代表企業的收入,包括現金、有價值的固定資產等,而貸方代表企業的費用,包括固定資產、現金支付等。在會計中,根據賬目的性質區分借方和貸方資產、費用、成本在增加時記在借方,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在增加時記在貸方。
借方和貸方的含義最初是從銀行的角度來解釋的,銀行收到并記在借款人名下的存款,表示銀行需要償還的債務,而對于銀行借出的錢,都記在借款人的名下,也就是銀行會收回債權。
借方是什么意思?
借方,也被稱為貸方,是在賬戶中用來表示收入和支出的一方,以及賬戶系統中收入(支出)的一方的一個術語,對應于貸方(收款人)。在會計中,它也指交易的收入方(出納登記),對于出納登記,借方(借方)是付款方,貸方(債權人)是收入方。
借方是指支出一方,只要現金流產生支出,就會有借方和貸方之分,借方是支出的一方,也就是賬戶的出賬方。例如,購買一臺電腦并從一個賬戶付款,借方是付款人,貸方是收款人。如果錢是從一個賬戶中收取的,借方是收款人,貸方是付款人。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