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耳濡目染】,這個成語指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無形之中受到影響。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中性成語。
耳濡目染出自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公胚胎前光;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濡耳染;不學以能。”這就是成語“耳濡目染”的由來。
【耳濡目染】是一個聯合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耳濡目染】的近義詞有【耳熟能詳、潛移默化 】等,其中【耳熟能詳】指聽得多了,能夠很清楚、很詳細地復述出來。而【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環境或別人的影響、感化,不知不覺地起了變化。耳濡目染的反義詞有充耳不聞、置若罔聞等。
那我們怎么用耳濡目染這個成語來造句呢?因為母親是音樂家,她從小耳濡目染,所以音樂底子不錯。
如果用【耳濡目染】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染舊作新、染風習俗、染化而遷、染絲之變、染指于鼎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耳濡目染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