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通過一個由音樂歷史學家、音樂學家、作曲家和計算機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的努力,將貝多芬的遺作——《第十交響曲》填補完整。
羅格斯大學藝術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教授,艾哈邁德·埃爾加馬爾主持了這個項目的人工智能部分,他領導了一群科學家并創建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公司利用機器學習的方式將貝多芬的全部作品和他的創作過程教授給一臺機器。盡管如此,也是遠遠超出了人工智能的極限,他們采取的辦法是,盡量先讓人工智能學習貝多芬曲目中,想要表達的思想和創作意圖,然后用已經發布的鋼琴曲為模板,進行自我學習。經過整個團隊兩年多的努力,貝多芬第十交響曲的完整樂章在2021年10月9日發行了,這個項目迎來了高潮期。
當然,在項目的進行過程中也有很多質疑和反對的聲音,有人會說藝術應該是人工智能的禁區,人工智能沒有必要試圖復制人類的創作過程。然而,對于藝術的理解,艾哈邁德·埃爾加馬爾認為人工智能并不是一種藝術的替代品,而是一種工具,它為藝術家以新的方式表達自己打開了大門。
如果沒有人類歷史學家和音樂家的專業知識,這個項目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完成這一目標需要大量的工作和創造性思維,這恰恰驗證了艾哈邁德·的觀點。
有一次,團隊中的一位音樂專家說,人工智能的學習過程讓他聯想到這像是一位渴望學習音樂的學生,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練習變得越來越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