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的任期為何突然終結?原因是什么
據相關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7日中午,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唐寧街10號院外發表了講話,宣布辭去首相一職,而選擇新首相的時間表將會于下周公布。他還表示,在找到接班人前繼續履行首相職務,并且已經任命多名新部長。在約翰遜宣布辭職后,英國外長特拉斯隨后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首相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據了解,當天上午,約翰遜突然宣布辭去執政黨保守黨的主席職務。這已經預示著,自接替特蕾莎·梅擔任英國首相以來,他在經歷一系列“丑聞”和危機后,將不得不面臨提前離開首相寶座的命運。根據英國法律,執政黨黨首出任英國首相;反之,辭去執政黨黨首職務,也就將被作為國家元首的英國女王辭去首相之職。
近半年來,約翰遜一直深陷各類丑聞,在他一個月前驚險闖關議會下院的不信任投票時,外界就認為他的首相任期已經提前進入倒計時。但在6月底,還沒有進入第二任期的約翰遜在接受采訪時態度依然強硬,表示自己已經在“積極考慮”第三個任期了。
根據慣常的分析來看,約翰遜被迫辭職主要出于兩大因素。
一是近期的一個導火索,其所在的保守黨內在下議院的副黨鞭平徹在6月底的一次俱樂部活動中,對兩名男性“動手動腳”。
盡管這位議員歷來有此“癖好”,但是約翰遜堅持任命其為下議院黨內副黨鞭,遭到外界的非議后也沒有改變立場。這次平徹“性騷擾”事件引發外界強烈指責,黨內也有呼聲要求其撤銷平徹的職務,但約翰遜對此輕描淡寫,未能回應黨內外的要求。
二是他在今年年初曝出了一次關于違反防疫規定的“拍拖門”丑聞。
在年初疫情肆虐的當口,約翰遜政府下達了關于嚴禁英國民眾聚眾活動的命令。但是他自己卻在首相府的小花園里和下屬“聚眾”,忘情歡飲,遭到曝光后,輿論嘩然。好在當時防疫緊急關頭,需要穩定的政局,以齊心抗疫,在黨內力保和自身強硬堅持下,約翰遜得以在議會不信任投票中僥幸過關。
然而,在平徹“咸豬手”事件之后,無論是黨內、反對黨還是民眾對其執政能力、風格、道德素養等各方面產生質疑,最終演化為內閣成員、政府高官和黨內骨干的大規模“離職潮”,大約有50多名高官掛冠而去,這可以被視為壓垮約翰遜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樹倒猢猻散的情境下,約翰遜不得不改變心意,黯然宣布辭去黨首職務,留給英國政壇“一地雞毛”。
而在以上種種亂象的背后,約翰遜最終遭眾人背棄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兩點:
第一,他未能真正的解決好“脫歐”問題。
他在2019年之所以可以登上首相寶座,與“脫歐”息息相關。當時特蕾莎·梅政府的“脫歐”大計被議會上下兩院不停掣肘,因而最終未能在規定時限內完成與歐盟的“脫歐協定”談判,梅不得不承擔責任,宣布從首相任上辭職。作為時任外交大臣的約翰遜便如同一匹黑馬在黨內冉冉上升,最終受到黨內重托成為首相,承擔起“梅首相”的未完成的任務,繼續完成“脫歐”談判。
但是時至今日,雖然“脫歐”談判早已經完成了,但“脫歐”的實際效果卻并不好,甚至依然有很多矛盾。
第二,他未能解決好英國經濟問題。
“脫歐”之后,約翰遜本來是想利用這一機會將英國打造成所謂的“全球英國”,以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身份,秉持自由主義的經濟理念,讓英國在全球經濟體系的大洋中實現“海闊憑魚躍”,重振已經不太景氣的英國經濟。但很遺憾也并沒能做到。
因此,平徹的“咸豬手”和自身的“違規聚眾”終究只能算是表因,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有處理好國家的發展大計,并且最終遭到本黨、反對黨和民眾的聯合反對,倉皇下臺。
對此,網友們也在網上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調侃,“是不是經常不梳頭的原因。”還有人調侃“以前以為這個不修邊幅的金毛老頭會是比較厲害的角色,現在看看也只不過頭發比較酷炫罷了。”.......
看到這里,小編就要給大家科普一下鮑里斯·約翰遜了。
鮑里斯·約翰遜(英文名為Boris Johnson),1964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國紐約,英國國會保守黨籍議員,曾任保守黨領袖,是英國第77任首相。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