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元宵燈節、 賞花燈、吃湯圓、吃元宵、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建鬧元宵的風俗福建地區在元...
正月十五祭祖是青島、河南等地區的風俗。在這個日子里,人們會攜帶水果、酒水、鞭炮等祭品前往祖墳,向祖先表達敬意,并祈求新一年家庭成員平安健康。正月十五的風俗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除了祭祖之外,還有吃湯圓的風俗。湯圓由糯米粉制成,象征著團圓和完滿,其圓形外觀代表著家庭和睦與幸福。正月十五有賞花...
河南人最獨特的習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戶戶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紅紙扎上燈籠,點燃其間的蠟燭任其燃盡。元宵節一般的習俗是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舞獅。陜西省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除大鬧花燈外,還流傳一種“放天燈”的風俗。這種風俗由來已久,據史可查唐時已有此舉。“伴燈饃”流行于陜西銅...
長興河南人最獨特的習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戶戶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紅紙扎上燈籠,點燃其間的蠟燭任其燃盡。元宵節一般的習俗是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舞獅,即使是河南人,也少見在祖宗墳前點燈的習俗。元宵節點蠟燭是為了代替原來的放燈習俗。元宵放燈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
全國有此習俗的地方有:江西新建及其以北至廬山以南幾個縣市、山東寧陽縣、黑龍江宜春市、河南光山、長興、浙江安吉、長興、安徽廣德和湖北等地。元宵之夜在祖宗墓前,用竹篾和紅紙扎成燈籠,點燃其中蠟燭任其燃盡。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各地的元宵節習俗各具特色。
元宵節送燈是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東北和江南一帶的傳統風俗。在東北地區,元宵節送燈的習慣非常盛行。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會用面做成碗狀的燈座,里面放上食用油和棉花做的燈芯,這些被稱之為“燈碗”的簡易燈具,在元宵節的夜晚會被點亮并放在自家門前、墓前、街口和巷尾。這...
二、浙江:1、舞龍舞獅:元宵節當天晚上,人們會在街頭組成風鼓樂隊,街頭更會活躍起來,出現舞龍舞獅的場景,熱鬧活躍。2、求燈:求燈是元宵節的傳統習俗,指的是小孩子在夜晚四處乞求燈籠,然后把這些燈籠收集起來,擺放在家里。3、吃湯圓:除了廣東有“破碗剪紙”以外,浙江也有“吃湯圓”,湯圓殼用...
1、南昌:耍龍燈 南昌講究“正月十五大于年”,張燈、賞燈、耍龍燈是南昌人元宵節的主要習俗,它突出一個“鬧”字。往年元宵節里,各種舞龍隊伍走上街頭,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到處鼓樂喧天,許多大街小巷搭起臺子唱起連本大戲,入夜之后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門前都要掛起彩燈,各種燈籠大顯身手。
1、舞龍:在浙江省淳安縣,元宵節有著傳統的舞龍習俗。特別是當地的板凳龍,獨具特色,能見一村舞龍,百村同慶的盛況。元宵之夜,家家戶戶都會拿出用板凳扎成的“龍體”,在村前空地上拼接,形成長達近百米的板龍燈,共同慶祝。2、吃糟羹:臨海等地,曾屬臺州府的地區,保留了正月十四過元宵的傳統...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吃元宵:吃元宵,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