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日,網絡上熱議起了一個新鮮的話題——“公園20分鐘理論”。據國內媒體廣泛報道,近期的研究發現,人們每天只需在戶外短暫停留,就能顯著提升幸福感。更令人驚訝的是,即便不進行任何運動,僅僅是在公園中靜靜度過20分鐘,也能顯著改善心理狀態。
-
近日,我國多地氣溫仿佛進入了“隨機播放”模式,有的地方中午時分如春光明媚,早晚卻冷得讓人直打哆嗦;而有的地方則是前一天熱浪滾滾,隔天便寒風刺骨,讓人仿佛經歷了一場四季的快速切換。在這樣的天氣里,“亂穿衣”的現象再次上演,大街上時常可以看到短袖與羽絨服同時出現的奇特景象。
-
據最新報道,墨西哥某大學的研究發現,頻繁洗澡可能增加皮膚癌風險。這一結論源于洗澡過度可能導致皮膚受損,進而削弱免疫力,長期的炎癥反應可能誘發癌變。因此,專家建議每周洗澡2~3次為宜,不必過于追求清潔度。一些污垢甚至對皮膚有保護作用,洗澡時搓洗力度也不宜過大。
-
深圳的聶先生今年30多歲,得了一場流感后,雖然感冒癥狀得到緩解,但慢性咳嗽卻如影隨形,糾纏不休。春節期間,聶先生放松了對飲食的把控,過度的飲食使得咳嗽再次發作,且情況更為嚴重。更令聶先生震驚的是,咳嗽竟然導致了肋骨骨折。醫生表示,“這可能是由于他咳嗽時間過長,導致肋骨部位長時間受到牽拉,最終引發了疲勞性骨折。”
-
據報道,在加勒比海地區做煙草生意的楊先生,一年的純利潤可以達到兩億元。其工作所在的國家巴巴多斯盛產海鮮,而自己又比較喜愛吃魚,但因為一時不慎,竟將一根“筷子頭”一般大的魚刺吞咽了下去,導致了食管穿孔,肺部也受到了感染。他先后接受了6次手術,甚至不得不切除食管。他的體重從原來的200多斤驟減至70斤,整個人形容枯槁,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
-
近日,網絡上廣泛傳播了一則關于“十大致癌衛生巾黑名單”的消息,其中涉及了護舒寶、蘇菲、嬌爽、ABC等知名衛生巾品牌。該榜單聲稱這些品牌的產品中檢出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存在致癌風險,引發了廣大消費者的擔憂。
-
3月20日,國內多家媒體紛紛報道了一起因飲食不慎導致慢性腎臟病患者病情惡化的案例。據報道,李先生因長期患有慢性腎臟病,在食用了大量未經焯水處理的菠菜后,病情出現了明顯的惡化。經過深入檢查,醫生發現其腎小管內存在大量草酸鹽晶體,最終被確診為草酸鹽腎病,需要接受透析治療。專家指出,高草酸食物的大量攝入是導致草酸與體內鈣結合形成草酸鈣,進而造成急性腎小管間質損傷的主要原因。
-
3月18日,被定為全國愛肝日,這是為了提醒我們關注肝臟這一人體內至關重要的器官。醫生分享過一個案例,一位年僅25歲的女生,因長期熬夜導致長出了老年斑。這主要是因為熬夜導致的內分泌失調。醫學專家再次強調,我們必須重視肝臟健康,調整不良生活習慣,確保充足的睡眠。熬夜不僅會影響內分泌系統,還會增加身體負擔,擾亂心臟節律,甚至可能誘發心梗、腦出血等致命的心腦血管疾病。
-
近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淀粉腸行業的一系列亂象,其中包括使用雞骨泥代替雞肉、以次充好以及產品脂肪含量過高等問題,無專門國標的情況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曝光使得曾經風靡一時的淀粉腸小吃迅速成為消費者避之不及的黑名單產品。記者實地走訪了多個城市的夜市和流動攤位,發現淀粉腸攤位的生意與之前相比明顯冷清。昔日熙熙攘攘的攤位前,如今顧客稀少,不少攤主都表示生意受到了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