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又叫“幸存者謬誤”,它反駁的是一種常見邏輯謬誤,即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之后的結果,忽略關鍵信息。他們只看到了一部分幸存者,卻沒意識到這些幸存者只是極個別的數據。幸存者偏差來源于二戰時期,美軍統計了作戰飛機的受損情況,他們發現返航飛機的發動機部位的彈孔數最少,機翼的彈孔數量最多。于是有人提出,要趕緊加固飛機機翼,因為這些部位更容易受到敵方炮火的攻擊。
可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沃德教授立即否決了這個方案。沃德指出,應該強化的不是機翼,而是發動機。從理論上講,飛機各部位的中彈概率應該是相同的。發動機部位的彈孔明顯偏少,只能說明:那些被擊中引擎的飛機大多沒有返航。
這就是幸存者偏差,軍方只看到幸存下來的飛機,卻沒有意識到它們只是一部分數據,不能反映飛機受損的真實情況。
總結
幸存者偏差又叫“幸存者謬誤”,它反駁的是一種常見邏輯謬誤,即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之后的結果,忽略關鍵信息。他們只看到了一部分幸存者,卻沒意識到這些幸存者只是極個別的數據。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