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車輛駕駛者投訴稱,在國慶假期期間,于浙江省某服務區進行電動汽車充電時,僅僅充電25分鐘就被收取了高達160元的占位費用。這位駕駛者質疑,某些充電站與停車場緊密結合,利用極低的充電價格作為誘餌吸引駕駛者前來,隨后通過收取高額的停車費或占位費來獲取利潤。
提高充電樁的定價透明度與服務公開性顯得尤為關鍵。有關部門應當對各類充電樁所使用的小程序和APP實施統一的管理和監督,確保電費與服務費的項目清晰明了,避免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額外收費。此外,地方政府也應將充電樁視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明確在建設與運營過程中的職責劃分、公共充電網絡的布局規劃、服務平臺的建設以及安全運營維護的責任歸屬,從而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退費難”問題當前也備受關注。部分充電服務企業在面對用戶的退費申請時,常常以各種理由拖延或拒絕,這無疑增加了用戶的煩惱與不便。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