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是世界戲劇日,官方特地科普與國粹京劇相關的部分知識。據悉,京劇行當中的架子花臉和武花臉經常“哇呀呀”大叫,網友們都十分好奇他們所表達的意思。
原來,架子花臉和武花臉扮演的是魯莽粗直或勇猛霸道的人物。他們喜歡用“哇呀呀”炸雷一般的叫聲和威猛夸張的動作表示憤怒。架子花臉的“哇哈哈哈”笑聲如雷震,富有節奏性和旋律感,讓人在夸張的笑聲中體會到藝術的美。架子花臉繪有彩色的臉譜,大多戴露出嘴巴的假胡子—扎髯。為了讓人物顯得高大、威武,架子花臉喜歡用墊肩之類的東西把衣服撐得很寬大。
京劇舞臺上的角色不是按照生活當中人的本來面貌出現的,而是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等,在化妝、服裝各方面藝術的夸張,劃分成為生、旦、凈、丑四種類型,也稱作“行當”。
生指男子,又分為老生,小生,武生等;旦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馬旦,彩旦(揺旦);凈就是花臉,又分正凈(銅錘花臉),副凈(架子花臉),武凈,毛凈;丑就是丑角,俗稱“三花臉”,又分文丑,武丑。
除了生氣以外,京劇演員通過對生活中哭泣場面進行總結,經過藝術加工后形成了京劇哭的藝術。京劇中的女性角色更容易多愁善感,所以旦角的哭戲也是最多的。她們多用“喂呀呀”的念白表現哭泣的聲音。生行哭的情節很少,就算他們哭起來,也沒有“喂呀呀”的念白,而是用一種拉長語調的哭腔來表現哭的聲音。所以,京劇界有“正生不哭,正旦不笑”的說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