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聽過盒馬鮮生,那大家有了解過它為什么能經營如此成功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侯毅原來是京東物流負責人,現在是阿里巴巴副總裁、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2017年7月,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盒馬營業時間超過半年的門店已經基本實現盈利,盒馬鮮生能夠如此迅速發展,它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呢?
一、創辦盒馬鮮生
創辦盒馬鮮生之前,侯毅在京東擔任物流總監,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零售業“老兵”。京東全套物流倉配體系、“京東到家”等知名項目背后,均有他的身影。
2015年初,由于侯毅提出的類似盒馬鮮生的方案被否,他離開了京東。
之后,他在上海與阿里巴巴CEO張勇碰面,張勇想要探索一種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模式,侯毅認為生鮮超市大有可為,兩人不謀而合。
接下去三個月,他們見了很多次面,不斷探討和調整,最終確定了三個關鍵方向:30分鐘送達、能夠盈利、線下為線上引流。2015年3月,盒馬鮮生應運而生。
在侯毅看來,隨著消費升級,新一代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方式都發生改變,他們更注重品質和體驗,“需要時才購買、所想即所得”,而盒馬鮮生就是新消費需求背景下的產物。
2016年1月,盒馬鮮生第一家店開業。消費者在盒馬APP下單,門店3公里范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這個配送范圍內的小區被稱為“盒區房”。當年年底,盒馬鮮生上海金橋店的營業額約為2。5億元。
隨后兩年,盒馬鮮生持續領跑新零售。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馬1。5年以上的門店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80萬元。
而這些亮眼的成績背后,是侯毅所堅持的盒馬商業模式。
二、背后商業模式
侯毅認為,“盒馬的模式關鍵是生鮮供應鏈體系,主要競爭力就是在商品”,這是盒馬鮮生能夠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采購上,侯毅堅持原產地直采,保證商品的性價比和豐富度。同時,自己建設農產品基地,例如泰國農產品基地建成后,榴蓮、芒果、山竹、椰青、菠蘿等五種水果的采購成本降低了30%。
在供應鏈上面,侯毅利用大數據、智能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了解用戶的喜好,提供顧客喜愛的商品。從倉儲到銷售,再到配送,建立了完整的物流體系。
以湖北的小龍蝦為例,傳統的供應鏈存在成本高、損耗大等弊端。盒馬鮮生直接收購活蝦,然后經過清洗、半熟烹制、冷凍等程序,直接運送到門店,大大降低了成本和損耗。
在銷售上,盒馬鮮生為消費者提供食品加工服務。消費者在門店購買了海鮮,只需要再支付一點加工費,就可以現場品嘗到美味的海鮮。而且,門店支持無條件退貨。
此外,盒馬鮮生還推出了“日日鮮”系列蔬菜產品,這些蔬菜只賣一天,十分新鮮,符合消費者對于品質的需求。
關于侯毅與盒馬鮮生,我們就了解到這啦!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