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段獨特的打車經歷在網絡上掀起了熱議。一位女子以11000元的高價,從成都乘坐出租車直達北京,這趟旅程不僅因其跨越的遙遠距離和高昂費用而成為焦點,更因其背后的故事吸引了眾多關注。陳師傅透露,乘客在旅途中通過微信和支付寶分批次支付了大約11000元的車費。全程超過2300公里,耗時近40小時。
-
7月9日,一位女子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聲稱在廣東潮州古城游玩時,因穿著吊帶拍照打卡而遭到一名陌生男子的騷擾。該男子聲稱,“穿成這樣是對男人的誘惑”,并建議她“要穿得更加端莊”。7月9日,記者與潮州古城游客服務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系。他表示,已經收到了關于此事的反饋,并將把情況反映給警方。
-
一些博主在餐前常會掏出一條所謂的“營養棒”,宣稱食用后再進食其他食物不會有負擔,還能幫助減肥。40歲的娟子(化名)被這種看似無需運動和節食的減肥方法深深吸引,于是迅速在網上訂購了兩個月的量,期待著自己變得苗條纖細。醫生仔細查看了娟子所吃的“營養棒”,發現其包裝上既沒有基本的成分說明,也沒有廠家信息,完全是一個三無產品,難以評估其對人體健康的具體影響。
-
近日,據“浙醫在線”公眾號報道,一位20多歲的女子小林,在瀏覽短視頻平臺時,被一種名為“見手青”的蘑菇所吸引。收到蘑菇后,她當天中午就炒了一盤品嘗,晚上又將其做成湯,盡情享用。將一斤“見手青”在一天之內全部吃完。然而,過了僅僅3個小時,小林就開始出現幻覺,她發現家里突然有很多小“人”在跑來跑去,手機上的字也變得像“群魔亂舞”一般,甚至還有模糊的“人影”試圖鉆進她的被窩!
-
6月4日,北京一位喬女士為了趕上清晨的火車,在一個網絡平臺上預定了一間聲稱是離火車站“最近”的酒店房間。但當她打開窗戶的那一刻,她所面對的景象讓她瞠目結舌:窗外就是火車站臺,火車在她腳下穿梭。喬女士形容自己仿佛懸浮在半空中,而車站就在她的觸手可及之處。這一奇特體驗很快成為網絡上的熱議,甚至一度沖上熱搜。
-
近日,在社交網絡上,一位來自蘇州昆山的女士發帖披露了自家天然氣費用的異常增長,并呼吁相關部門進行深入調查。出人意料的是,她的聲音很快得到了蘇州天然氣公司的回應,公司迅速派員上門為她進行了解釋和檢查。該女士反映,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竟然聯系到她丈夫的公司,希望通過公司管理層對她施加壓力,要求她刪除網絡上的帖子。
-
“獨居者驚訝:洗澡一月燃氣費竟達130多元?”“新換燃氣表后,用氣量飆升?”“南京的燃氣費用怎么那么高?”……最近,南京的一些用戶紛紛表示對家中燃氣費用的異常增長及換表后費用的顯著增加感到不解。南京的各大燃氣供應商也注意到了這些反饋,并給出了相應的回應。
-
蘭蘭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北京一家名為“初美人”的美容整形機構。該機構聲稱其獨有的“CRT自體膠原蛋白再生專利技術豐胸”無需開刀或填充假體,只需抽取蘭蘭自身血液組織進行培養,短短20分鐘內就能實現胸部增大的效果。經過檢測,蘭蘭胸部的填充物樣本中發現了與駱駝、蝙蝠、黑猩猩等動物源相關的蛋白物質。醫學專家指出,人體胸部注射動物膠原蛋白存在潛在的過敏和感染風險,這不禁讓蘭蘭對自己的健康感到擔憂。
-
一名女子花費32萬購買了900堂健身課,導致每天上7堂課,比上班還要累。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對健身行業和消費者權益的討論。據悉,這位女士所購買的健身課程安排得異常緊湊,每天需參加6至7節課,每節課持續一個小時,導致她每日的健身時間長達6至7個小時,有時甚至要持續到凌晨1至2點才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