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又名為“交子”和“嬌耳”,有新舊交替的意思,相傳吃了餃子可以去除一年的晦氣,所以每到冬至或春節,大家都會吃一頓餃子。關于餃子的由來,還有一段悠久的歷史。
相傳醫圣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每到冬天,白河兩岸的很多貧苦鄉親會衣不遮體,甚至還有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凍爛了。看到這些情景,張仲景十分心痛。于是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并在南陽關搭起醫棚,把這種食物煮熟后施舍給百姓吃。鄉親們食用后這種食物后耳朵都被治好了。后來,人們便把這種食物稱為“餃子”。
經過多年的發展,餃子已經成為深受老百姓歡迎的食物,民間還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中國最傳統的餃子,不僅僅是一種美食,還是中華美食文化的代表。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