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未成年人“打賞門”事件頻繁發生,這讓一些家長誤認為只要以“未成年人打賞”為由,就能輕松從平臺申請退款,從而挽回經濟損失。然而,實際情況遠比這復雜。最近,北京四中院就審結了一起引人注目的未成年人二次打賞主播案件。案件中,一位10歲男孩小宇(化名)的母親試圖追回孩子打賞給主播的14萬元,但法院并未全額支持其訴求。
經過法院詳細調查,發現用于打賞的賬號實際上是由小宇的母親實名注冊的。在賬號進行二次打賞的期間,涉及的主播類型廣泛,包括美女主播、追劇主播以及游戲主播等。更值得注意的是,該賬號還發布了多條成年女性的自拍視頻,并存在多次異地登錄的情況。這些證據雖然不能完全排除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賬號的可能性,但也顯示出該賬號很可能被多人共同使用。
一審法院在審理此案時指出,小宇的母親作為法定監護人,與孩子共同生活,理應對孩子的行為負有監管責任。在第一次發現孩子有大額打賞行為并成功申請退款后,她并未加強對孩子的關注和照顧,也未對賬戶消費進行任何限制性設置。因此,法院認為她在監管方面存在較大過錯。綜合考慮雙方的過錯程度及實際損失情況,一審法院最終裁定平臺退還小宇母親已消費的充值款及利息共計2萬余元,并承擔律師費用。
然而,小宇的母親對此判決表示不滿,并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在審理過程中認為,由于涉案賬戶存在明顯的多人混用情況,因此爭議的充值款項并不能完全確定為未成年人所為。這也就意味著,小宇的母親無法根據平臺內關于未成年人退款的約定來要求全額退款。
二審法院同時指出,此次二次打賞事件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未能妥善監管自己的賬戶,并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監管有所疏忽。在平臺已經多次明確提示二次充值將不再退款的情況下,一審法院仍然裁定了部分退款金額,這已經是相當合理的處理結果。因此,二審法院最終駁回了小宇母親的上訴請求,維持了原判。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