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麥當勞涉嫌為過期食材更換標簽以延長使用期限”的新聞迅速走紅網絡,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
某媒體通過深入調查,揭示了鄭州卓越農聯餐廳和濟南大學餐廳的麥當勞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這兩家餐廳被指控改動食品保質期標簽、利用過期食材、銷售超過保存期限的食物,以及在食品制備過程中偷工減料,這些不當行為再次將快餐行業的食品安全標準推向了風口浪尖。
相關報道稱,麥當勞餐廳理應遵循嚴格的食品安全規范,包括食材從冷凍庫中取出后,必須貼上詳細的時間標簽,注明解凍時間、可使用時間及到期時間,一旦食材過期,應立即廢棄。但在被調查的兩家餐廳中,這些規章制度顯然未得到切實執行。為了縮小庫存與銷售量之間的差距,員工在店長的默許下,擅自更改食品有效期標簽,使得那些本應被處理掉的過期食品得以“重生”,并繼續出售給消費者。
同時,調查還發現,麥當勞所謂的“第二保存期”規定也形同虛設。在鄭州的餐廳里,保溫柜的計時功能從未被啟用;而在濟南的餐廳,該功能僅在白天開啟,夜間則關閉,這無疑為過期食材的繼續銷售提供了便利。
并且這并非麥當勞首次因過期食材問題而受到質疑。自2012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北京三里屯麥當勞餐廳的過期食品翻新再售行為以來,類似問題屢有發生。2021年10月,合肥的一家麥當勞因使用發黑生菜和更換到期食材標簽而受到指責;2022年3月,南京的一家麥當勞門店也因更改過期肉品標簽而受到媒體關注。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