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2日)5時48分,迎來冬至節氣。民間習俗從這一天開始“數九”,標志著寒冬到來。
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歡搞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至今仍在廣泛流傳的華北版本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在歷史上曾是新年元旦,《東京夢華錄》中記載:“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一如年節。”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后黑夜漸短,白晝漸長,開啟了新的年輪。
在冬至日追憶往事,暢想來年,總有時光使人成長,總有美好可供期待。
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米團、長線面。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人們認為,這天是個吉祥的日子,預示否極泰來。
冬至過后,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并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