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竹山縣有這樣一家村戶,不大的房間,家里也沒什么桌子,寫作業不是趴在床上就是在凳子上。父親高位截癱,全靠母親撐起這個家,每次累狠了她就找地方哭一場。第一次高考失利,葉飛想選擇復讀,但受到了父親的阻攔,只因家里太過貧寒。如今他考上了北大,他說:家里終于有了難得的歡樂,我是小鎮做題家,但不可能永遠都是。
“我是小鎮做題家,但不可能永遠都是。”這句話可以說是十分提氣,又十分勵志的話語了。給人一種堅強向上永不屈服的感覺。對此,網友留言:莫欺少年窮!有志氣的少年,愿你學有所成前程似錦。
什么是小鎮做題家?
“小鎮做題家”一詞源于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的網友發帖,豆瓣用戶“水果糖”在小組總結稱,“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他們曾憑借刷題和超強的應試能力,經過高考的角逐從小城鎮考入一流高校,以為能從此平步青云,但進入大學卻發現自己曾因成績優異而擁有的光環逐步瓦解,特別是與來自大城市的同學相比,在思維、眼界、家境、 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脫離了做題模式后的他們對新環境無所適從,甚至自我設限,以致在升學或求職過程中處處碰壁、屢屢受挫,陷入自我懷疑的焦慮迷茫情緒。
“小鎮做題家”的帖子一經提出就引起了組內熱議,大家分享自己相似的失意經歷,在自嘲為“廢物”中尋求共鳴,“小鎮做題家”成為部分 211、985高校畢業生自我調侃的標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