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交通安全設施中主要作用為傳遞有關道路交通的規則、警告和指引交通的是()。
A.交通標志
B.交通標線
C.隔離柵
D.防眩設施
【答案】B
【解析】交通標志主要起到提示、誘導、指示等作用。隔離柵的主要作用是將公路用地隔離出來,防止非法侵占公路用地的設施,同時將可能影響交通安全的人和畜等與公路分離,保證公路的正常運營。防眩設施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對向車輛前照燈造成的眩目影響,保證夜間行車安全。
2.施工縫有抗滲要求時,施工縫應做成()、凸形或設置止水帶。
A.凹形
B.折線形
C.臺階狀
D.斜面
【答案】A
【解析】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或鋼筋稀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應在施工縫處補插錨固鋼筋或石榫;有抗滲要求的施工縫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設置止水帶。
3.隧道工程水害的防治措施不包括()。
A.種植樹木、草皮,減少流沙
B.堵塞襯砌背后的滲流水,集中引導排出
C.截斷水源
D.因勢利導,給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
【答案】A
【解析】水害的防治措施:( 1 )因勢利導,給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將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2 )將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斷,或盡可能使其水量減少。( 3 )堵塞襯砌背后的滲流水,集中引導排出。( 4 )水害整治的關鍵:分析病害成因,對癥整治;合理選擇防水材料;嚴格施工工藝。
4.隧道施工中采用鉆爆法開挖和鋼木構件支撐的施工方法稱為()。
A.蓋挖法
B.新奧法
C.傳統的礦山法
D.明挖法
【答案】C
【解析】蓋挖法:是由地面向下開挖至一定深度后,將頂部封閉,其余的下部的工程在封閉的頂蓋下進行施工,主體結構可以順作,也可逆作。新奧法:是采用噴錨技術、監控量測等并與巖石力學理論構成的一個體系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工程施工方法。新奧法的基本原則為:“少擾動、早噴錨、勤量測、緊封閉”。明挖法:是指挖開地面,由上向下開挖土石方至設計標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順作施工,完成隧道主體結構,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復地面的施工方法。
5.項目經理部的技術交底工作是()。
A.由項目經理組織,項目總工程師主持實施
B.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項目經理主持實施
C.由項目經理組織,技術主管主持實施
D.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技術主管主持實施
【答案】A
【解析】由項目項目經理師組織,總工程主持實施。
6. 適用于各級公路路基邊樁放樣的方法()。
A.圖解法
B.計算法
C.漸近法
D.坐標法
【答案】 C
【解析】( 1 )圖解法:此法一般用于較低等級的公路路基邊樁放樣。( 2 )計算法:主要用于公路平坦地形或地面橫坡較均勻一致地段的路基邊樁放樣。( 3 )漸近法:該法精度高,適用于各級公路。( 4 )坐標法:適用于高等級公路。
7、多雨潮濕地區的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瀝青面層空隙率較大,有嚴重滲水可能,鋪筑基層不能及時鋪筑瀝青面層而需通行車輛時,宜在噴灑透層油后鋪筑()。
A.上封層
B.下封層
C.透層
D.粘層
【答案】 B
【解析】下封層宜采用層鋪法表面處治或稀漿封層法施工。稀漿封層可采用乳化瀝青或改性乳化瀝青作結合料。下封層的厚度不宜小于6mm,且做到完全密水。多雨潮濕地區的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瀝青面層空隙率較大,有嚴重滲水可能,或鋪筑基層不能及時鋪筑瀝青面層而需通行車輛時,宜在噴灑透層油后鋪筑下封層。
8. 大體積混凝土最大水泥用量為()。
A.300㎏/m3
B.350㎏/m3
C.400㎏/m3
D.450㎏/m3
【答案】 B
【解析】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的最大膠凝材料總量( 水泥和摻合料 )要求如下:大體積混凝土不宜超過350kg/m3。C40以下不宜大于400kg/m3;C40~C50不宜大于450kg/m3;C60不宜大于500kg/m3( 非泵送混凝土 )和530kg/m3( 泵送混凝土 )。
9. 當混凝土發生離析、泌水嚴重時,需進行二次攪拌。關于“二次攪拌”的正確的是()。
A. 二次攪拌時不得加水
B. 可同時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變
C. 泌水較多時,添加減水劑攪拌
D. 二次攪拌時,添加水泥與緩凝劑攪拌
【答案】 B
【解析】混凝土運至澆筑地點后發生離析、嚴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第二次攪拌。二次攪拌時不得任意加水,確有必要時,可同時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變。如二次攪拌仍不符合要求,則不得使用。
10. 關于隧道淺埋段開挖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圍巖的完整性較差時宜全斷面開挖
B. 開挖后應盡快施作錨桿、噴射混凝土,敷設鋼筋網或鋼支撐
C,錨噴支護或構件支撐,應盡量靠近開挖面,其距離應小于1倍洞跨
D. 淺埋段的地質條件很差時,宜選用地表錨桿,管棚等輔助方法施工
【答案】、A
【解析】根據圍巖及周圍環境條件,隧道淺埋段開挖可優先采用單側壁導坑法、雙側壁導坑法或留核心土開挖法;圍巖的完整性較好時,可采用多臺階法開挖。嚴禁采用全斷面法開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