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說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脊梁?
答:由于文字和文化的認同,使不同方言的漢族人民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了促進國家統一的強大推動力。文字體系的改革對于文化的傳承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負面作用,負面作用的大小,決定于文字的負載功能的強弱。漢字的負載量,尤其是對于古代文化的負載量,是其他文字無可倫比的。因為我們使用的漢字是語素文字,它不直接表音,所以可以超越方言形成民族共同語的書面語言。
對于自源文字來說,由于有長期使用表詞文字的習慣,社會基礎廣泛,文字的改進和變革往往采取累積的,漸近的方式,所以很難產生文字性質的突變和飛躍。對英語頒布正詞法都使人左右為難,更何況是改革漢字呢?對漢字拉丁化來說,是以一種全新的音素文字取代用了幾千年之久的語素文字,將會使漢民族在文化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反應。漢字雖然古老而又年輕,它永遠不會廢棄。
漢字是中國通用的唯一交際工具,唯其如此,它是中國文化的脊梁。
2、《漢語拼音方案》的用途是什么?
答:《漢語拼音方案》在注音識字和推廣普通話、幫助我國少數民族和外國人學習漢語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并且為我國少數民族創制、改革文字提供了共同的基礎。現在漢語拼音普遍用于工具書的注音、書刊的索引、無線電報、中文電腦等,還用于聾啞人的手指字母。1977年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采用拼音字母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采用拼音文字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
3、為什么說漢字落后論是錯誤的
答:中國人民從鴉片戰爭以來蒙受了100多年的侵略和屈辱,應該承擔罪責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落后、愚昧、保守,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反動政府,漢字沒有罪過,不僅不是主犯,連從犯也不是。我們維護漢字,因為漢字之所以發展延續,這是漢語的選擇,是社會的選擇,也是歷史的選擇。我們并不是說漢字是完美的,恰恰相反,漢字是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但是對于已經使用了幾千年的中國人來說,漢字已經和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漢字已經造就了民族的牢固的語素意識,語言沒有階級性,語言有其民族特點和應用習慣,是配合現實,適應歷史。總而言之,漢字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習慣勢力,這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