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為歲末的最后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后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時值年尾的最后一個晚上。
1、歷史
關于除夕的起源,可以從先秦時期的歷史開始。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疬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2、活動
(1)掛燈籠
過年掛燈籠是中國的古老習俗,紅色代表喜慶,圓形燈籠則寓意團圓美滿,紅燈籠象征著平安祥和、紅紅火火。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每年的除夕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2)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并守著“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年到來。
(3)放鞭炮
除夕這天,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4)貼春聯
每逢除夕前后,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