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4日消息,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近日傳出醫學界的重磅新聞。該院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活體人的異種肝移植手術,將重達610克的轉基因豬肝臟植入一名肝癌重癥患者體中。目前,患者已可以自由活動,其肝功能等核心健康指標均已回歸正常。此次從轉基因豬到人的異種移植手術的成功實踐,無疑在醫學界開創了新的里程碑,為轉基因豬異種肝移植領域鋪平了道路。
-
5月24日消息,近期國內多家媒體報道指出,普遍觀念中的“出現癌前病變就意味著離癌癥不遠”的說法其實并不準確。有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他們強調,“癌前病變”并不等同于“癌癥前期”。這兩個詞雖然相似,但意義截然不同。癌前病變,顧名思義,是可能發展為癌癥的一種前期病理狀態,但它本身并非癌癥。
-
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傳染病,不是新冠,也不是埃博拉,而是就藏在我們身邊的狂犬病,其病死率幾乎達到100%。全球每年約55000人死于狂犬病,主要發生在亞洲和非洲。在我國,狂犬病的死亡人數一直排在法定傳染病的前5位。
-
“食安秦皇島”微信公眾號最近發出了一項重要警示,提醒公眾近期海虹中麻痹性貝類毒素的超標風險顯著提升,強烈建議公眾避免捕撈、購買及食用海虹。在每年的4月至6月期間,海水中會大量繁殖含有毒素的單細胞藻類。當這些藻類被海虹等貝類攝食后,毒素便會在其體內積聚。這些毒素的耐熱性非常強,常規的烹飪方法無法有效消除,因此在這個時段,海虹等貝類中麻痹性貝類毒素的超標風險會顯著增加。
-
近期,在社交網絡上,有不少用戶反饋出現嗓子疼的情況,這引發了人們是否與新冠病毒感染有所關聯的疑慮。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的李侗曾醫師指出,他們科室本月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數量較上月略有上升,但并不顯著。這些患者中,主要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和新冠的比例相當低。
-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一對夫婦同時被診斷出患有結直腸早癌。為何這種病癥會同時出現在這對夫妻身上?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內鏡中心主任江建華指出,“夫妻癌”的出現與不良的生活習慣緊密相關。?在臨床上,夫妻同時患上同一種癌癥的情況并不常見。其實癌癥本身并不具有傳染性,所謂的“夫妻癌”,其實源于夫妻雙方相似的生活方式,這主要與他們的飲食習慣、情緒狀態以及生活環境污染程度有關。
-
5月19日消息,由復旦大學邵志成博士主導的研究團隊,在低溫冷凍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他們成功地復活了已經被冷凍保存了18個月的人腦組織,這一創舉已被國際權威科學期刊Cell子刊所記錄。人腦的脆弱性使得其經過冷凍和解凍后難以恢復活性,然而,邵志成博士的團隊開發了一種革新的冷凍保存技術,命名為“MEDY”。
-
近日,浙江杭州一名27歲女子小方(化名)從新疆旅游回程后,感到私密處有些不適。起初她并未在意,但經過長達40多小時的火車旅程后,癥狀急劇惡化,私密處腫脹疼痛到無法行走。最終,她前往醫院尋求治療。過醫生仔細檢查,發現小方的私密部位右側下方出現明顯紅腫,并伴有強烈的壓痛感。醫生確診她患上了“前庭大腺膿腫”。由于感染較為嚴重,醫生不得不為小方進行手術切開引流,并經過抗感染治療。
-
國家疾控局曾表明,中國的新冠疫情一直保持著一種“低水平波浪式的流行態勢”。這種態勢與全球新冠的流行浪潮相似,不是劇烈的大海嘯,而是相對平緩的小山峰,對社會的影響也相對較小,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家金冬雁于5月14日在接受新聞采訪時也表達了相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