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股強冷空氣如洶涌的潮水般席卷內蒙古自治區,從 4 月 11 日至 13 日,這片廣袤的大地陷入了大風、沙塵、強降溫以及局地暴雪交織的極端天氣困境之中。截至 11 日 16 時 40 分,內蒙古的天空仿佛被按下了 “預警按鈕”,全區一口氣發布了多達 206 條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大風、沙塵暴、寒潮等災害標識如同密集的警示燈,頻頻閃爍。
尤其是西部及中部多地,風力仿若掙脫了韁繩的野馬,迅猛突破歷史極值,部分地區的能見度急劇下降,局地甚至不足千米,仿若被一層厚厚的紗幕所籠罩。氣象部門緊急發聲,呼吁公眾務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全方位嚴加防范。
14 時的監測數據宛如一幅緊張的氣象戰況圖,清晰地呈現出內蒙古當下的嚴峻形勢。在西部及東南部地區,大風如同咆哮的巨獸,肆意橫行,10 級陣風的核心區域如同擴張的風暴眼,從阿拉善盟一路向東高歌猛進。瞧,烏海市海南區水保站的陣風速度已然飆升至 26.7 米 / 秒,相當于 10 級狂風的威力;包頭市固陽縣懷朔鎮也不甘示弱,風速達到 26.9 米 / 秒,同樣是 10 級大風在發威。
而達茂旗滿都拉地區,能見度凄慘地跌落至僅 909 米,漫天沙塵滾滾,已然達到了沙塵暴的肆虐級別。再把目光投向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等地,8 - 9 級的瞬時大風呼嘯而過,所到之處沙塵蔽日,區域性沙塵天氣如同陰霾籠罩,揮之不去。此時此刻,托克托縣、烏海等地的氣象警報已然升級,沙塵暴黃色預警高懸,猶如醒目的黃牌警告,預計 12 日阿拉善左旗還可能遭遇更為兇猛的強沙塵暴侵襲,形勢愈發危急。
然而,這場冷空氣帶來的 “災難片” 遠不止大風沙塵這一幕。劇烈的降溫緊隨其后,西部地區更是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 “一日換季” 大戲。就拿巴彥淖爾臨河區來說,僅僅 24 小時之內,最高氣溫仿若坐過山車一般,從溫暖愜意的 22℃一頭栽進了寒冷刺骨的 6℃。烏海市、阿拉善盟等地的午間氣溫也紛紛跌破 10℃,寒意撲面而來。氣象部門預測,12 日將是這場降溫大戰的 “巔峰時刻”,呼和浩特、包頭等中東部城市的單日降溫幅度預計將超過 10℃,堪稱 “斷崖式” 下跌。
烏蘭察布集寧區今日還享受著 15℃的溫和暖陽,明日卻要直面驟降至 - 1℃的冰冷考驗,全區超過 80% 的城鎮最高氣溫都將被壓制在 5℃以下,仿佛一夜之間從春天掉進了寒冬。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氣象專家透露,這場降溫雖來勢洶洶,但回暖的步伐也不慢,預計 14 日中西部地區氣溫將如同觸底反彈一般,重新躍升至 20℃以上,讓人稍稍松一口氣。
中央氣象臺深入剖析這場極端天氣的成因時指出,本輪冷空氣恰似一根導火索,與春季活躍的蒙古氣旋相互勾結,狼狽為奸,這才導致大風范圍如同泛濫的洪水,鋪天蓋地,持續時間超長,破壞力更是驚人。未來三天,內蒙古全區將持續被 5 - 6 級、陣風 7 - 9 級的西北風所籠罩,12 日中西部地區甚至有可能出現極端性大風,瞬時風力或許會飆升至 11 級,狂風呼嘯,令人膽寒。與此同時,冷空氣一路東移,還將在內蒙古東部及東北地區東部地區引發暴雪災害,呼倫貝爾等地必須提前布局,嚴密防范積雪對交通造成的嚴重阻礙,以免陷入出行困境。
氣象專家憂心忡忡地特別提醒,在這場與極端天氣的較量中,公眾的每一步防范都至關重要。首先,高空作業絕對是此時的 “禁區”,務必堅決避免;各類臨時構筑物就如同脆弱的積木,亟需立刻加固,方能抵御狂風的沖擊。
農牧區更是要把防風工作做到極致,加強棚圈的防風措施,守護好牲畜的家園。而城市居民也不能掉以輕心,要時刻警惕 “狹管效應” 帶來的風力倍增風險,遠離廣告牌、枯樹等暗藏危機的危險區域,以防被突如其來的大風 “偷襲”。東部地區還要額外關注道路結冰以及暴雪引發的能見度驟降問題,提前規劃出行路線,確保自身安全。唯有全社會齊心協力,嚴陣以待,才能在這場極端天氣的考驗中安然無恙。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