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半百的張爺爺聽說清晨用力跺腳可以養生,于是他每天早上都會花十分鐘的時間來跺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因為跺腳時用力過猛,居然將薄弱的腹壁給震破了。好在發現得不算太晚,通過手術將腸管歸位,休養時日便可恢復。
家住漢口的張爺爺今年72歲,特別重視養生鍛煉,每天去家附近公園打打太極、散散步。一個多月前,他聽說一種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的養生方法“清晨用力跺腳,睡前熱水泡腳”,張爺爺決定一試。上個月,他在公園里鍛煉時用力跺腳突然感覺右側大腿根一陣脹痛,回家后發現右側腹股溝區鼓起了一個小包,咳嗽時突起十分明顯,但按壓一下便消失了。張爺爺沒太留意,還是每天堅持去公園跺腳鍛煉,卻發現腹股溝區的包慢慢增大,有時候完全不能觸碰和按壓。張爺爺以為自己得了“腫瘤”,嚇得趕緊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
經過檢查發現,張爺爺患上了右側腹股溝疝疾病,右側腹股溝區已經形成了大小約2厘米的“破洞”,腹腔的小腸從開裂處“掉”了出來。幸虧就醫及時,小腸還未發生卡壓和嵌頓,疝與腹壁外科羅文醫生告知可通過日間微創手術修補腹股溝疝。完善相關檢查后,疝與腹壁外科專家為其實施了腹腔鏡微創手術,將掉出的腸管重新歸位,并修補好腹壁的裂口。術后第二天,張爺爺順利出院。
武漢市中心醫院日間手術中心疝與腹壁外科王勇主任介紹,腹股溝疝是一種很常見的腹壁疝疾病類型,多是腹壁存在薄弱環節,在腹腔內壓力增高時引起,老年人和幼兒發病率高。
這次張爺爺發病與其跺腳鍛煉時用力過猛有很大關系。老年人腹壁比較薄弱,搬重物、咳嗽,甚至排便時都有可能使腹腔壓力增高,腹壁薄弱處最先出現破口。隨著腹壓增大,腹壁薄弱處的“洞”也越來越大,這時就容易造成疝嵌頓,引起腸梗阻,卡住的腸管如果不及時回納,超過24小時就可能導致腸子缺血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