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高頻考點: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不知道的小伙伴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一、問題的特征
解決抽象而不帶具體情節的問題時比較容易,解決具體而接近實際的問題時比較困難。此外,由于問題的陳述方式或所給圖示的不同,也會直接影響問題解決的過程。
解決不需要過實際操作的“文字題”時比較容易,解決需要實際操作的“實際題”時比較困難。在解決一些定義類的問題的時候,只需要補充定義中完整的部分,例如問教育的本質屬性是什么,就只需回答“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解決這類問題就比較簡單。但是在解決結合實際情況的題目時就有一定的難度,例如小學生做數學題就最不喜歡做應用題,因為應用題要考慮具體的情境。
由于問題的陳述或圖示直接提供了問題解決的線索,便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向,而有些則包含某些多余的信息,或者問題解決所需的部分條件被隱含起來。這就是增加了問題解決的難度,比如說在數學幾何題中,有些題目給出了輔助線,而有些并沒有給出輔助線,這就需要學習者自己觀察判斷來畫出輔助線。
二、遷移
遷移是已有的經驗對解決新問題的影響。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正遷移是指已獲得的知識經驗對解決新問題有促進作用;負遷移是指已獲得的知識經驗對解決問題有阻礙或干擾的影響。
與問題解決有關的經驗越多,解決該問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也就是常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果已有的知識經驗豐富的,那么就有利于問題解決,如果已有的知識經驗較少,那么正遷移就很難發生。
三、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是指使用原有已證明有效的方法解決新問題的心理傾向。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采用新的方法。用慣有情況解決問題,當情況不變,則能夠快速的解決問題,這是思維定勢的積極作用;當情況發生改變,則會阻礙問題的解決,這是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
四、功能固著
是指個體在解決問題時往往只看到某種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這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對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即固著了某個事物的功能,不利于新假設的提出和問題的解決。因此,只有消極作用而沒有積極作用。比如說看到一個杯子,只能想到杯子的通常功能——能裝水,而不能想到杯子的其他功能——當筆筒,工藝品等。
五、原型啟發
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現象中獲得的信息對解決當前問題的啟發。其中具有啟發作用的事物或現象叫原型。人類根據蝙蝠發明了雷達;根據小鳥翅膀發明了飛機機翼;魯班根據茅草的鋸齒發明了鋸子。這種根據其他事物或現象獲得啟發的發明創造都是原型啟發。
六、動機的強度
學習動機會影響問題解決。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成:“倒U型”,過高過低的動機對問題的解決都沒有好的效果,中等程度動機水平最好。即動機強度處于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最高。
除了上述因素外,個體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緒狀態、認知風格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性也制約著問題解決的方向和效果。
重點:如何區分思維定勢和功能固著這兩個概念?
1、思維定勢使用原有已證明有效的方法解決新問題的心理傾向。定問題解決中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當問題情境不變時,定勢對問題的解決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問題的解決;當問題情境發生了變化,定勢對問題的解決有消極影響,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2、功能固著指個體在解決問題時往往只看到某種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這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對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功能固著影響人的思維,不利于新假設的提出和問題的解決,只有消極影響沒有積極影響。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