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材料分析真題有哪些呢?不知道的小伙伴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案例1 材料分析題】
陳曉華系某學校的小學生。2011年10月10日,該學生數學測試考了85分,任課教師覺得他是馬虎丟了分數,要當眾打他手板,讓他吸取這個教訓。學習成績一向很好的陳曉華不肯接受這個處罰,扭過身子,背對老師。這下可惹怒了老師,于是老師揚起教鞭照陳曉華的頭部打去,陳曉華當即低下了頭,又被打了一下,陳曉華的身體便軟軟地滑倒在課桌邊。老師上來拎起他,只見他鼻子和口角往外流血。老師感覺事情不妙,趕快送往人民醫院。經檢查為腦室出血,陳曉華昏迷達六個月,在醫生的精心治療下病情有所好轉。不幸的是,2012年3月20日上午,陳曉華因舊病復發,顱內大量出血,搶救無效而死亡。
簡答題
(1)問題:運用學生權利保護的知識分析任課教師的行為。
考點 學生的權利與保護
正確答案
(1)任課教師嚴重侵犯了學生陳曉華的生命健康權;
(2)《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條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六十三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盡管本案是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的,但教師已直接造成他人死亡,應負刑事責任。學校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文字解析 本題考察學生的權利以及教師的權利及義務
【案例2 材料分析題】
某日上午,沒有完成作業的張靖被劉老師叫到講桌前,然后劉老師向全班下達任務:“每個人去打5棍,誰打得不狠就打誰”。結果,全班有40名學生,除了另外4個沒有做完作業的學生外,其余35名學生全部動了手,共打了張靖l75棍,劉老師也親自動手打了5棍。挨打后,張靖疼痛難忍,還被要求坐著聽課,直到放學。回家時,他走到家門口就癱倒了。張母送他就醫時發現其臀部大面積紅腫,部分已經成了紫紅色。幾天后,張靖仍只能趴在病床上。張母說,兒子現在每天晚上只能趴著睡覺。“不趴著不行啊,屁股疼。晚上稍微碰著一點,都疼得喊‘媽啊,我屁股疼’”。
簡答題
(1)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
考 點 教師職業道德
正確答案
(1)劉老師的行為違反教師行為規范中要求教師“關愛學生”以及“教書育人”等規定。
(2)教師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3)教師應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4)“學生被打事件中的劉老師行為是嚴重體罰學生、侵害學生人身健康的行為。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嚴重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違反教師行為規范中要求教師“關愛學生”以及“教書育人”等規定,如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全體學生都要關心、愛護;對學生應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制止有害學生的不良現象,與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
文字解析 本題考察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
【案例3 材料分析題】
湖北省武漢市某小學六年級(3)班學生的差別很大,數學學習上學生的差別尤其大。如果按優秀學生的水平教學,中等以下水平的學生聽不懂。如果按中等學生的水平教學,優秀學生會感覺太簡單。該班數學老師說,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今后按照班上最低水平教學。
簡答題
(1)請從素質教育思想出發分析該數學老師的觀點是否正確。
考 點 教育觀與素質教育觀
正確答案
(1)數學老師的說法是錯誤的。
(2)實施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要促進全體學生發展。但是,素質教育并不是要大家“齊步走”,也不是要抹殺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3)針對班上數學學習存在差異情況,正確的做法是因材施教。
文字解析 本題考察素質教育觀的相關內容。
【案例4 材料分析題】
于老師決定在班上組織一次全員參與的特長展示活動,學生們陸續在報名表上寫上自己的“拿手好戲”:手工、書法、彈琴、乒乓球……于老師發現,除了小偉,其他學生都報了項目。小偉剛從外地轉來,學習成績很差,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在班上也沒有什么朋友,于老師把小偉找來,鼓勵他報名參加特長展示活動,小偉卻自卑地說自己沒有什么特長。于老師啟發他說:“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拿手的,就可以展示出來!”小偉想了很久,急的快哭了,怯怯的問:“老師,我削梨又快又好,皮不會斷開,請問削梨算是特長嗎?”于老師當即拍板:“行!就這個了。”展示活動當天,于老師鄭重的請小偉表演削梨。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小偉拿出了一只黃澄澄的大鴨梨和一把小刀,兩手飛快地轉動,不一會兒就把梨削好了,削好的梨子圓滑晶瑩,細長的果皮垂下來足有兩米長。同學們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從那以后,小偉開朗多了,學習更加用功了,學習成績有了較大提高。于老師還注意發揮他肯吃苦、愛勞動的優點,推薦他擔任班上的衛生委員,他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得到了鍛煉。
簡答題
(1)請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于老師的教育行為。
考 點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正確答案
我贊同于老師的做法。從學生觀的角度看:
①于老師具備正確的素質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于老師組織班級全員參與特長展示活動,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性,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于老師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當班級的其他學生都報名了,于老師發現小偉沒有報名,鼓勵小偉報名參加活動。
②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教育的生機和活力,在于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于老師注意到小偉的特殊情況,考慮到小偉剛從外地轉來,學習成績差,沒有什么朋友,鼓勵小偉報名參加特長展示活動。
③關愛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于老師關愛每一個學生。當小偉想到自己削梨又快又好時,于老師當即表示非常好,這說明于老師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從那以后,小偉開朗多了,學習更加用功,成績提高很快。于老師注意發揮他肯吃苦愛勞動的優點,推薦他當衛生委員。
文字解析 本題考察學生觀的相關內容。
【案例5 材料分析題】
在師德報告會上,石老師這樣回顧自己的教育工作:一個學生生病了,把剛吃下去的午飯吐了一地,盡管味道刺鼻,但我問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會嫌棄嗎?于是,我拿起工具,彎下腰去收拾干凈。一個學生的數學作業改了好幾遍,還是做不對,盡管我很心煩,但我告訴自己,如果我是這個學生,我也會很著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給他講解,直到他學會。一個學生很調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要求完成作業,盡管我很生氣,但我告訴自己,他還是個孩子,我要幫助他。于是我向家長了解情況,制定幫教計劃,號召其他同學也來幫助他。一個學生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盡管我不喜歡他的行為,但我要分析他這樣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觀察他,找他談心,跟他講道理,直到他改正。
簡答題
(1)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石老師的教育行為。
考 點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正確答案
石老師的行為充分踐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石老師踐行了“愛崗敬業”。注重責任意識,面對學生出現的種種問題,能夠盡職盡責地處理,不怕臟、不嫌煩,積極與家長溝通,修改并優化教學計劃,在教育實踐中履行著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職責。
第二,石老師踐行了“關愛學生”。石老師將全身心的愛投人到工作中,以師愛作為工作的核心動力,收拾學生嘔吐的臟物,不厭其煩地修改學生作業,耐心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習慣等,都是出于對學生的關愛。他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師德的靈魂——“關愛學生”。
第三,石老師踐行了“教書育人”。石老師遵循教育規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通過細致的觀察和耐心的教導,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四,石老師踐行了“為人師表”。石老師堅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第五,石老師踐行了“終身學習”。石老師堅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文字解析 本題考察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
【案例6 材料分析題】
在一節語文課上,當胡老師講到課文中“一千萬萬顆恒星”一處,劉明同學問到:“老師,萬萬是什么意思?”全班同學都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哄堂大笑,劉明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懊悔自己不該問這么簡單的問題。胡老師見狀,問大家:“大家都知道萬萬等于億,那么,為什么不用億而用萬萬呢?”全班同學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沒有人再發笑了,大家都認真的思考起來,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討論,同學們發現,使用萬萬一詞,增加了語言的表現力。胡老師進行了總結,又問大家:“請大家想想,今天這一額外的收獲是怎么得來的呢?大家要感謝誰呢?請大家用掌聲表達對他的謝意!”大家把目光轉向劉明同學,為他鼓起掌來。
簡答題
(1)問題:試從教師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胡老師的教學行為。
考 點 教育觀與素質教育觀
正確答案
(1)我十分贊同該老師的做法 。
(2)該教師符合教師的職業理念,具體來說: 首先,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學生的發展具有差異性。該老師在教學中認識到了這一點,當學生問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遭到同學嘲笑時,老師能夠鼓勵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其次,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啟發學生,引導學生,這符合新課改的教師觀的理念。案例中,老師借用同學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用“萬萬”,而不用“億”,進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該老師在評價中注重鼓勵性評價,當問問題的學生遭到同學的嘲笑,老師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最后使同學獲得了收獲。老師把功勞歸功于該學生。增強了學生提問的勇氣,鼓勵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從而使“不懂就問”的鉆研精神傳遞到了班級中。對其他同學都是一種鼓舞,以后更能夠形成民主互動的氣氛。而該老師在建立這種民主型的師生關系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后,該老師的做法也符合素質教育這一大背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自主思考,鼓勵學生有新想法。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有很大幫助。
因此,以后我能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也同樣要時刻銘記教師的職業理念,以先進的理念來約束自己的言行,爭取使學生在知識的進步、心靈的完善、學習的興趣三個方面擰成一股繩,朝著共同的方向健康發展。
文字解析 本題考察教師職業理念的相關內容。
【案例7 材料分析題】
一天,一位老師給學生上科學課,主題是“尋找有生命的物體”。老師安排學生去校園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尋找有生命的物體,并做寫記錄。走出課堂的孩子們顯得很興奮,不久一位同學跑過來說:“老師,我捉到一只螞蚱”其他同學也圍過來看,突然,一個同學說:“這是只公的。”圍觀的同學哄堂大笑。老師問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觀察的,公螞蚱有勁,跳的高。”他自信的說。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確實難能可貴的!老師及時表揚道:“你真是一個小生物學家,科學就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希望你能認真研究一番。”孩子認真地點點頭,就在這時,以為同學跑過來告狀:“一個同學把螞蚱踩死了。”老師很快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他走過去,幾個同學正在氣呼呼地責備那個同學。這位老師說:“一個螞蚱也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我們應該愛護每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我相信,這位同學一定是無意踩死的。這樣吧,老師提一個建議:不如挖一個坑,把他安葬了吧!”于是,在學校的草地上,舉行了一個特殊的“葬禮”。可以說在這潛移默化中,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珍惜,會比多少遍說教都來得有效!
簡答題
(1)試從教師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老師的教學行為。
考 點 教育觀與素質教育觀
正確答案
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科學課。從教師職業理念的角度,該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師觀。
(1)該教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育觀。素質教育觀認為,教育活動應當指向人的整體的、全面的素質發展,使得人的整體品質、全面素質得到提升。素質教育要以培訓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材料中的老師給學生上科學課,安排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里尋找有生命的物體,這正是對他們實踐能力的鍛煉。
(2)該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學生觀。全面發展的學生觀,是把學生看做主體需求、能夠主動發展;把學生作為一個整體;把學生作為有差異、有個性的人。該老師做到了以上幾點,鼓勵學生主動地去尋找物體,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當學生給出解答時,該老師還及時表揚學生,并對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可見老師把學生當作有發展潛力的人。當有學生踩死螞蚱的時候,該老師并沒有批評學生,而是安慰學生,進而讓學生領悟到生命的可貴。
(3)該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師觀。教師的角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某方面的課本知識,而是要根據學生的發展實際以及教育目標、要求,在特定的環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學方法,通過特定途徑來促進學生的成長,教師角色的性質就在于幫助學生成長。材料中該教師的角色正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啟發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文字解析 本題考察教師職業理念的相關知識。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