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情況可不設置消防電梯的是()。
A.建筑高度大于 32m 且設置電梯,任一層工作平臺上的人數不超過 2 人的高層塔架
B.局部建筑高度大于 32m,且局部高出部分的每層建筑面積不大于 50 ㎡的丁、戌類廠房
C.建筑高度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
D.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32m 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
E.設置消防電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其它地下或半地下建筑( 室 )
答案:AB
解析:消防電梯的設置范圍為:
①建筑高度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
②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32m 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
③設置消防電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 10m 且總建筑面積大于 3000㎡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 室 );符合下列條件的建筑可不設置消防電梯:
①建筑高度大于 32m 且設置電梯,任一層工作平臺上的人數不超過 2 人的高層塔架;
②局部建筑高度大于 32m 且局部高出部分的每層建筑面積不大于 50 ㎡的丁、戊類廠房。
2.下列關于 IG541 混合氣體滅火系統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IG541 混合氣體滅火系統的滅火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 1.3 倍
B.IG541 混合氣體惰化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 1.5 倍
C.木材、紙張、織物等固體表面火災,滅火浸漬時間宜采用 20min
D.通訊機房、電子計算機房內的電氣設備火災,滅火浸漬時間宜采用 10min
E.其他固體表面火災,滅火浸漬時間宜采用 10min
答案:ACDE
解析: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3.4.1,IG541 混合氣體滅火系統的滅火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 1.3 倍,惰化設計濃度不應小于滅火濃度的 1.1倍,所以 A 選項正確,B 選項錯誤;根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3.4.4,滅火浸漬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 1 )木材、紙張、織物等固體表面火災,宜采用 20min
( 2 )通訊機房、電子計算機房內的電氣設備火災,宜采用 10min
( 3 )其他固體表面火災,宜采用 10min
3.關于火災探測器的選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火災初期有陰燃階段,產生大量的煙和少量的熱,很少或沒有火焰輻射的場所,應選擇感煙探測器
B.對火災發展迅速,可產生大量熱煙的火焰輻射的場所,可選擇感溫探測器、感煙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或組合
C.對火災發展迅速,有強烈的火焰輻射和少量的煙熱的場所,應選擇火焰探測器
D.對火災形成特征不可預料的場所,可根據模擬試驗的結果選擇探測器
E.對使用生產或聚集可燃氣體或可燃液體蒸汽的場所,宜增設一氧化碳火災探測器
答案:ABCD
解析: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5.1.1:火災探測器的選擇應符合下列條件:
( 1 )對火災初期有陰燃階段,產生大量的煙和少量的熱,很少或沒有火焰輻射的場所,應選擇感煙探測器。故 A 正確
( 2 )對火災發展迅速,可產生大量熱煙的火焰輻射的場所,可選擇感溫探測器、感煙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或組合。故 B 正確
( 3 )對火災發展迅速,有強烈的火焰輻射和少量的煙熱的場所,應選擇火焰探測器。故 C 正確
( 4 )對火災初期有陰燃階段,且需要早期探測的場所,宜增設一氧化碳探測器。故 E 錯誤
( 5 )對使用、生產可燃氣體或可燃蒸汽的場所,應選擇可燃氣體探測器
( 6 )應根據保護場所可能發生火災的部位和燃燒材料的分析,以及火災探測器的類型、靈敏度和響應時間等選擇相應的火災探測器,對火災形成特征不可預料的場所,可根據模擬試驗的結果選擇火災探測器。故 D 正確
( 7 )同一探測區域內設置多個火災探測器時,可選擇具有復合判斷火災功能的火災探測器和火災報警控制器。
4.下列關于人防工程中的避難走道的設置要求說法錯誤的是()。
A.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 2 個,并應設置在不同方向
B.避難走道的裝修材料燃燒性能等級應為 B 級
C.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人口處應設置前室,前室面積不應小于 5 ㎡
D.避難走道應設置消火栓、火災應急照明、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線電話
E.通向避難走道的各防火分區人數不等時,避難走道的凈寬不應小于設計容納人數最多一個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凈寬之和
答案:BC
解析:避難走道的裝修材料燃燒性能等級應為 A 級,B 選項錯誤。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前室,前室面積不應小于 6 ㎡,C 選項錯誤。
5.以下住宅建筑中,每個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 2 個的有()。
A.某住宅建筑高度為 26m,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筑面積均不大于 600 ㎡
B.某住宅建筑高度為 24m,任一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為 16m
C.某住宅建筑高度為 33m,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筑面積均為 700 ㎡
D.某住宅建筑高度為 54m,任一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為 12m
E.某住宅建筑高度為 55m,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筑面積均為 600 ㎡
答案:BCDE
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 5.5.25 條,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 1 )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 的建筑,當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筑面積大于 650 ㎡,或任一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大于 15m 時,每個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 2 個。
( 2 )建筑高度大于 27m、不大于 54m 的建筑,當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筑面積大于 650 ㎡,或任一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大于 10m 時,每個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 2 個。
( 3 )建筑高度大于 54m 的建筑,每個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 2 個。
6.信息機房的火災特點表現在()。
A.散熱迅速,火災煙量大
B.用電量大,電氣火災多
C.無人值守,遇警處置慢
D.環境特殊,撲救難度大
E.設備精密,火災損失大
答案:BCDE
解析:信息機房的火災特點:( 1 )散熱困難,火災煙量大。( 2 )用電量大,電氣火災多。( 3 )無人值守,遇警處置慢。( 4 )環境特殊,撲救難度大。( 5 )設備精密,火災損失大。
17.隧道是人類利用地下空間的一種建筑形式,根據隧道的火災特點,應對隧道采取針對性的防火技術措施。下列關于隧道內防火設計,正確的有()。
A.隧道內地下設備用房的防火分區面積為 2000 ㎡
B.建筑面積為 600 ㎡且無人值守的隧道地下設備用房可設置 1 個疏散出口
C.隧道內消火栓間距應為 60m
D.隧道內設置的 ABC 類干粉滅火器,設置點間距為 100m
E.在隧道入口 120m 處設置報警信號裝置
答案:DE
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 12.1.10 條,隧道內地下設備用房的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 1500 ㎡,每個防火分區的安全出口數量不應少于 2 個,與車道或其他防火分區相通的出口可作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須至少設置 1 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建筑面積不大于 500 ㎡且無人值守的設備用房可設置 1 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A、B 選項錯誤。根據第 12.2.2 條,隧道內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 50m,C 選項錯誤。
8.下列建筑或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是()。
A.建筑面積 600 ㎡的地下商店
B.藏書超過 50 萬冊的圖書館
C.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D.一類高層公共建筑
E.設置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場所成部位
答案:ABCD
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8.4.1:下列建筑或場所應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 3 )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 1500 ㎡或總建筑面積大于 3000 ㎡的商店、展覽、財貿金融、客運和貨運類似用途的建筑,總建筑面積大于 500 ㎡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故 A 正確
( 4 )圖書或文物的珍藏庫,每座藏書超過 50 萬冊的圖書館,重要的檔案館;故B 正確
( 5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故 C 正確
( 11 )二類高層公其建筑內建筑面積大于 50 ㎡的可燃物品庫房和建筑面積大于500 ㎡的營業廳
( 12 )其他一類高層公共建筑;故 D 正確
( 13 )設置機械排煙、防煙系統,雨淋或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固定消防水炮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等需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連鎖動作的場所或部位;故E 錯誤。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