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是中國傣族等少數民族和中南半島某些民族的新年節日。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潑水節這天人們相互潑水祝福,并舉行拜佛、賽龍舟、放高升、點孔明燈等活動。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潑水節起源歷史:
1、起源
傳說,潑水節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 ,在此之后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云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云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2、節日活動
(1)賽龍舟
賽龍舟是潑水節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第三天舉行。那日,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著披綠掛彩的龍船,船上坐著數十名精壯的水手,號令一響,整裝待發的龍船都會開始劃船,這時整條江上,鼓聲、喝彩聲,此起彼伏,節日氣氛在這里達到了高潮。
(2)歌舞
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娃娃,穿上節日的盛裝,共聚村中廣場,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和著芒鑼象腳鼓點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臘呵;有的即興而作,邊唱邊跳,挨家挨戶去拜年,祝賀新年愉快,萬事如意。
(3)浴佛
節日的第一天,一清早人們就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也是祈求神靈保佑人們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