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資本急劇膨脹,這一方面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經濟過度虛擬化,致使金融危機頻繁發生。西方資本主義金融資本快速發展壯大的重要制度條件是
A.金融自由化與金融創新
B.技術創新與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
C.全面私有化與放松金融監管
D.去工業化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2. 【多選題】為了加強對各國壟斷資本的協調和制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壟斷資本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經濟機構。這些國際經濟機構在協調和合作的基礎上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A.加強了各國和各經濟體之間的聯系
B.推動了商品和服務貿易的迅速增加
C.有效應對全球性經濟波動和經濟危機
D.加快了資本和技術等要素的國際流動
3.【多選題】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冷戰的結束,分割的世界經濟體系也隨之被打破,技術、資本、商品等真正實現了全球范圍的流動,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強,世界進入到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新時代。促使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因素有
A.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B.出現了適宜于全球化的企業組織形式
C.各國經濟體制變革供給出的有利制度條件
D.企業不斷進行的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
4.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不斷演進和變化的。當今資本主義社會居主導地位的資本所有制形式是
A.私人資本所有制
B.法人資本所有制
C.私人股份資本所有制
D.壟斷資本私人所有制
5. 【多選題】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資本主義相比,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的社會階層、階級結構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A.高級職業經理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大公司經營活動的實際控制者
B.資本家由從前的直接生產經營者變成了以剪息票為生的食利者
C.職工持股和參與決策使得勞動者成為資本家集團的重要力量
D.知識型和服務型勞動者數量隨科技革命不斷深入而持續地增加
【參考答案與超詳細解析】
1. 【答案】A
【正解分析】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西方國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的道路。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內容是:各國政府放松對銀行利率的管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取消外匯管制,金融市場相互開放。金融創新的主要內容是:信用風險防范工具和融資技術不斷推陳出新,金融機構開始突破原有的專業分工界限,綜合經營各種金融業務,金融工具不斷創新,傳統信貸業務逐年減少,債券業務迅速增長,融資方式的證券化趨勢迅猛發展。金融自由化與金融創新正是西方資本主義金融資本快速發展壯大的重要條件,推動著壟斷資本主義的金融化程度不斷提高。A正確。BCD對當代西方資本主義金融快速發展壯大也有或大或小的影響,但它們的影響要么是微不足道的,要么就是非直接的,故排除不選。
2. 【答案】AB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從事國際經濟協調、維護國際經濟秩序的國際性協調組織主要有三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壟斷資本國際化條件下各種形式的國際經濟協調機構,加快了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國際的流動,推動了商品和服務貿易的迅速增加,加強了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ABD正確。國際協調機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局部范圍的經濟波動,難以對全球性經濟波動和經濟危機發揮有效的協調作用。C錯誤。
3. 【答案】ABC
【解析】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因素有:①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不僅大大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地域乃至國家的種種限制,把整個世界聯系在一起。這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A正確。②跨國公司的發展不僅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而且也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B正確。③各個國家通過經濟體制變革,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國際貿易的擴大、國際生產的大規模投資提供了適宜的體制環境和政策條件,大大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C正確。“企業不斷進行的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雖然有可能使許多微觀企業一步步通過發展、積累而成長為跨國公司,但微觀企業的各種創新對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影響終究是微弱的、非直接的。D錯誤。
4. 【答案】B
【解析】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表現之一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所有制發生了新的變化,法人資本所有制崛起并成為居主導地位的資本所有制形式。B正確。私人資本所有制是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所有制形式。A錯誤。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股份公司的發展,私人股份所有制取代私人資本所有制成為居主導地位的所有制形式。這種狀況持續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C錯誤。壟斷資本私人所有制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里是不存在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只是壟斷資本集體所有制。這是因為就法人資本所有制的性質而言,它是一種基于資本雇傭勞動的壟斷資本集體所有制。D錯誤。
5. 【答案】ABD
【解析】在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階層、階級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①資本家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發生分離,擁有所有權的資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經營和管理企業,而是靠擁有的企業股票等有價證券的利息收入為生。②高級職業經理成為大公司經營活動的實際控制者。③知識型和服務型勞動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勞動方式發生了新變化。ABD正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工人階級反抗力量的不斷壯大,資本家及其代理人開始采取一些緩和勞資關系的激勵制度,促使工人自覺地服從資本家的意志。這些制度主要有:職工參與決策,終身雇傭,職工持股。職工持股和參與決策并沒有改變勞動者的雇傭地位。C錯誤。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