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草藥品種數將近兩萬多種,面對眾多的中草藥,如何正確、合理使用,已成為醫生和患者共同關心的話題。
有些患者自己認為久病成醫,對所有患者患有的疾病都有所了解,就按照藥方抓藥,按照方法使用中藥。有些病人對于一些中醫偏方很是癡迷導致發生中毒現象,還有一些賣中藥的單位、銷售公司,為了贏取暴利,忽略中藥本身具有的副作用而賣給廣大的消費者,導致不良反應。
有些中藥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烏頭堿,小劑量使用具有治療作用,劑量過大或使用不當就會引起中毒;有些中藥不含有毒成分,但過量服用也會引起中毒,如過量服用肉桂就會引起血尿;有些藥材未經炮制或炮制不當,如經過炮制后的法半夏沒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卻是有毒的等情況。
辨證論治是中醫藥理論體系中的精髓。辨證是正確使用中成藥的前提,是選用藥物的主要依據。例如,根據辨證,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鑒別癥狀:惡寒重、發熱輕,肢體酸痛,鼻塞聲重,或鼻癢打噴嚏,流涕清稀,咽癢,咳嗽,痰吐稀白。風熱感冒——鑒別癥狀:發熱重,惡寒輕或微惡風,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紅,口渴。暑熱感冒——鑒別癥狀:因受暑引起的頭暈、煩悶、口渴、嘔吐或腹瀉,伴有發熱、惡寒、頭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飲食等。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