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歷經(jīng)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閩菜發(fā)源于福州,以福州菜為基礎,后又融合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莆仙五地風味菜形成的菜系。太極芋泥是一道福建的特色傳統(tǒng)名點,屬于福州菜。以福建盛產(chǎn)的檳榔芋為原料,加糖、豬油蒸制而成。此菜形色古樸大方,芋泥細膩潤滑,香甜可口,看似涼菜,吃起來卻燙嘴,別具風味。
太極芋泥做法:
1、芋頭洗凈,蒸熟,去皮,碾成泥。
2、加入白糖。
3、再加入熟豬油、少許清水調(diào)成軟硬適度的膏狀。
4、將調(diào)好芋頭泥和紅豆沙餡碼入盤中,碼成太極圖形,用刀抹平。
5、用小號裱花嘴在西紅柿皮和青椒上刻出小圓形。
6、分別放在芋頭泥和豆沙餡上做裝飾。
太極芋泥典故:
芋泥源起于戚家軍。有一年中秋節(jié)前夕,戚家軍大勝倭寇。遂依山扎營,進行休整,并準備慶賀勝利和歡度佳節(jié)。狡猾的倭寇卻趁此機會把隊伍團團圍住,企圖困死戚家軍。戚家軍斷糧后,只好挖野菜、剝樹皮吃;野菜吃光了,就挖野芋頭吃。因為沒有處理好,野芋又麻又硬,十分難吃,后來火夫便以蒸代煮;蒸得爛熟,粉綿綿地吃起來又香又易下咽。野菜和野芋頭幫助戚家軍渡過難關,擊敗倭寇。蒸芋頭的吃法傳到民間,經(jīng)過不斷改進遂制成芋泥和太極芋泥。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