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作為互聯網大廠的防御性還是延伸性產品,一旦失去了其最突出的競爭力,最終被放棄也是情有可原。互聯網時代不為情懷買單,沒有價值的產品不值得去強行挽救,所以對于大廠們來說,做減法是很必要的。無論是騰訊微博、蝦米音樂還是悟空問答,都是自身戰略的偏差導致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最后落得出局的結果。
其一,大廠也需及時止損。對大廠們來說,無論是因何原因,在這個產品已經無法挽救時,強行挽救才是致命的。在市場瞬息萬變的今天,任何不利于企業發展的因素,都應早做調整,減少人力、財力的投入,及時止損才是上策。
其二,革故才能鼎新。摒棄舊的才能迎接更好的,互聯網大廠也不例外,無論是將之前投入的資源去開展新業務,亦或是將之前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重新出發,都不失為好辦法。互聯網平臺只有不斷完善、推陳出新才能始終走在時代的前端。
互聯網的發展本來就是客觀、理性的,只有不斷去適應新環境,做出改變和突破才是實現“長期主義”的正解。因此,在互聯網平臺運營的過程中更需要有創新和求變意識。
再者,戰略目光要放長遠。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初創企業,都應當將目光放長遠,不要過于計較當下的得失,建立一定的抗壓能力。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強勁的對手和各式各樣的危機,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將會有所收獲。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