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學很早就注意到人體健康與鐵元素的關系。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就對各種金屬和礦石的性質及其與疾病和健康的關系作了深刻的論述,到了現代,我們更是繼承和發展了古代醫學,對鐵元素與健康的關系對比。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鐵:
1、作用
一、合成肌紅蛋白
肌紅蛋白存在于肌肉內,有結合氧及儲存氧的功能,起氧貯存器的作用。肌紅蛋白內的鐵約占體內總鐵量的3%,每個肌紅蛋白含1個亞鐵血紅素,當肌內運動時,它可以提供或補充血液運輸氧的不足。
二、構成酶
酶是體內生化活動的催化劑,是一切生命現象及生化反應的基礎,離開了酶,體內的生化反應將無法進行,生命也就不復存在。極少量的鐵構成人體多種必需的酶,是細胞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
三、于新陳代謝相關
機體內能量釋放缽與細胞聚集鐵的數量多少有關,細胞聚集鐵越多,釋放的能量也就越多。心、肝、腎等具有高度生理活動能力和生化功能的器官細胞內,蓄積的鐵特別多。
四、保護大腦
鐵對所有年齡段人的正常腦功能至關重要,早期缺鐵性貧血對兒童智力的影響可持續多年。缺鐵性貧血的兒童他們的學習表現、感覺運動能力、注意力、學習和記憶能力與正常兒童均存在著差異。
2、缺鐵的癥狀
一、面色不好,臉色蒼白或者是蠟黃色,失眠多夢,容易無力,食欲降低,腹脹腹瀉等狀況都有,嚴重的吞咽都困難。
二、指甲不光滑、皺縮、反甲,有舌炎、口角破裂,毛發容易脫落,皮膚干燥。運動就會心跳加快,出現嚴重貧血的女性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可能會產生浮腫。
三、經常會有耳鳴的狀況,頭暈也頻繁,運動容易氣急,心悸,頭暈耳鳴,甚則暈厥,稍活動即感氣急,心悸甚至心絞痛。缺鐵性貧血的女性還可能會出現閉經,月經不調,怕冷等狀況。
3、如何補充
下面介紹幾款食物是鐵的很好來源:動物肝臟、動物血、牛肉、豬肉、魚蝦等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能夠很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西蘭花,菠菜,干豆和綠色豆類鐵含量也很豐富。補鐵最好以肉類食物為主,每天適量食用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果蔬中的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